“李杯”初体验
——熊晋妈妈
小兵学员参加“李杯”(低龄组)合照
距离2025年全国国际象棋青少年锦标赛(个人)暨第30届“李成智杯”全国少年儿童冠军赛已经过去了十天,当我坐在电脑前,试图用文字记录下这段珍贵的旅程,回想六天的陪赛经历,依然心潮澎湃。
赛前期待
农历正月初三,我们调整了原本到海边过年的计划,一家人远赴千里之外的重庆涪陵,陪着熊晋踏上了他人生中第一次“李成智杯”全国少年儿童冠军赛的征程。历时6天的比赛对于我们家长也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李杯”发布竞赛规程时,我们征询熊晋的参赛意愿,他表现出犹豫不决的态度。本以为他是因为比赛压力大,心里没底,想多沉淀沉淀再参加。经过旁敲侧击才知道,他是不想因为他一个人打乱全家人的出行计划,而且又担心要额外增加费用投入。我们通过跟他耐心沟通打消了他的顾虑,表达了想全力配合支持他参加“李杯”的想法。报名成功后,熊晋非常兴奋,他给自己定下了11轮拿8.5分的目标,并开始紧张投入备赛。虽然老师和我们都觉得,他可能对“李杯”和对手估计不足,目标确实有点高,我们也拐弯抹角地暗示过他几次目标是不是太高,但熊晋至始至终都没有更改他的目标,依然是那么的笃定。报完名正好是寒假,他每天都会花几个小时练棋,做题、下棋、复盘,看着他认真专注的样子,我们十分欣慰。去年家门口的长沙站全国棋协大师赛,他因最后一轮失利未能如愿升级“棋协大师”,心里还是有失落的。这一次,在更高的舞台上,他更想拼尽全力,向他的“棋协大师”目标冲刺。我和爸爸都是门外汉,只能尽全力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
我们全家提前几天到达了重庆这座美丽而魔幻的山城,逛了观音桥好吃街、参观了重庆三峡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去了朝天门广场,登上了来福士250米高空的“云端漫步”……孩子的情绪得到适度的放松。2月3日下午,我们抵达涪陵,直奔报到酒店,办理报到手续,领取参赛证,去赛场踩点,此时赛场还在布置中,孩子探着脑袋望向赛场,既紧张又兴奋。连同我,也感受到一种紧张的氛围,心脏开始砰砰直跳。
我们参加了晚上8点的技术会议,熊晋现场还找小棋友下了棋。不知是太过兴奋还是紧张,娃儿晚上十一点多才睡着,期间睡得也不太安稳。征询了娃儿的意见后,我们决定不参加第二天一早的开幕式,多休息一下,直接参加第一轮比赛。到达赛场时,开幕式已经接近尾声,安检口聚集了许多家长和孩子,气氛既紧张又充满期待。熊晋眼神中透着坚定,还夹杂着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和期待。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说:“加油,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好好享受这次比赛经历。”他点点头,我目送他进入赛场。
开局顺利
第一轮比赛开始后,我返回酒店,开始心不在焉地收拾爸爸和弟弟回家的行李,他们当天就得返回长沙了,留下我在涪陵陪赛。我和熊晋约好每轮比赛结束后,就借用工作人员手机给我打电话。我时不时地看看手机,生怕没有接到电话。终于,两个小时后,我的手机响了,一个归属地为重庆的陌生号码,我知道一定是第一轮比赛结束了。我调整了呼吸,郑重地接起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崽崽熟悉的声音:“妈妈,我打完了。”语气很平淡,我甚至不能判断出他到底是输是赢。“怎么样?”我小心翼翼地问,“嗯,赢了……”,我松了一口气,在强手如云的“李杯”赛场,能够赢下第一局,开了个好头,我在心里默默为他鼓掌,我们三个赶紧朝赛场狂奔。远远地,他就看到了我们,开心地朝我们跑过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吃完午饭,送了爸爸和弟弟,赶紧安排休息,准备迎接第二轮比赛。依然是送他到赛场后,我直接回酒店等他。第二轮的对手是一个棋协大师。本以为是一场艰难的对弈,结果他打得出乎意料的轻松,执白的他只十几个回合就取得了较大的优势,并牢牢控制了局面,一个半小时就赢得了比赛。
晚上,杨老师和吴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帮熊晋对第一天的两盘棋进行了复盘。第一局其实非常惊险,开局不利,一度落后,靠敏锐的战术扑捉能力抓住了机会。总的来说,第一天两局全胜,熊晋十分兴奋也更增加了自信。第三局匹配到了一位有国际等级分的棋协大师,熊晋既忐忑又兴奋。对阵表出来后,曲老师发来了几盘对手以前对弈的棋谱,熊晋整晚都在认真研究,分析对手行棋的特点,准备自己执白的开局。睡觉前,他胸有成竹地对我说:“妈妈,我知道怎么赢他了!”
天道酬勤,熊晋第三轮只用了一小时十几分钟就拿下了比赛。他告诉我:对手走的老龙式,在他前一天晚上的准备中,下起来得心应手,轻松的拿下这一局。三轮过后,熊晋以三连胜排名升到了第五,知道自己下午能上前8台的电子棋盘,对弈过程会进行网络直播,熊晋整个人兴奋得不行,中午都没有休息好。
中段焦灼
中午1点,对阵表出来后,曲老师又发来了对手的情况。这位对手比赛经验丰富,去年以9.5分拿到了“李杯”亚军。熊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电子棋盘对弈。我知道这是一场异常艰难的对弈,尽管我握着手机,但根本没有心思看,生怕错过出来的他。终于,在鏖战两个小时四十几分钟后,熊晋小脸绯红地走出了赛场。第一眼,迎上他的目光,我就知道了结果。他垂着眼睑,失落地说:“妈妈,输了。”我拍拍他的肩膀,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没关系,你已经很棒啦!好好复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下一局,又是全新的开始……”
回到酒店,他就录好棋谱,自己默默复盘并把棋谱发给了杨老师。熊晋沮丧的说“妈妈,我感觉我一直被压着打,怎么都找不到反击的机会”。杨老师全程看了这局棋的直播,估计他回酒店了就第一时间打电话过来和熊晋讨论了这盘棋并安慰了熊晋。对手的局面理解能力确实高过熊晋,经验丰富,行棋非常老练沉稳,杨老师和熊晋说这样的对局很有教益,也可以从输棋中学到东西。
第三天、第四天,熊晋都是上午执白赢,下午执黑输,这样前8局熊晋拿了5分,这样要完成他升“棋协大师”的目标最后3局至少得拿到2.5分才行,基本没有容错空间。
收尾顶住
第五天上午执白,熊晋延续了前面4天上午全胜的势头,顺利的战胜对手。关于下午执黑的这盘棋,熊晋心里打起了鼓:已经连续三天都是上午赢下午输,确实赢了一盘后下一轮对手也会更强。如果这局执黑的棋再输了,就升不了级了,他心里的压力可见一斑。杨老师好像猜中了熊晋的心思,前几天都是晚上打电话来和熊晋聊,破例中午就给熊晋打来了电话,说他这次比赛已经创造了很多自己的记录了,也一定会打破下午输棋的魔咒,并和他说怎样利用自己出色的战术计算能力把局面尽可能复杂化,并相信他一定能拿下这一盘。下午这一局,不仅是棋术的博弈,更像一场心理战役。这一局,仿佛是最漫长的一局,我全程在赛场外焦急地等待。俱乐部的其他小伙伴陆陆续续都出来了,依然不见熊晋的身影,小伙伴们都很默契地在赛场外等他。终于,两个半小时后,熊晋从安检出口一路小跑出来,激动地告诉我们:“赢啦!”,小伙伴们都为他开心。回酒店的路上,他一路上兴奋地告诉我,这盘棋中局他就得了半子,但是没能扩大优势,反而丢了一个兵,转入了一个均势残局。这时,对手提了几次和,熊晋都没有同意。我笑着追问原因,他小脑袋一扬,得意地说:“我这盘棋要是和了的话,最后一局就必须赢,压力更大。而且他老是跟我提和,肯定是对手有点疲惫了,想要放弃了。那我就有可能找到赢棋的机会。你看,我果然等到了这个机会,靠我的计算能力战术得子,拿下了这局!”我非常惊喜,熊晋在对战过程中还学会了冷静分析对手的心理,来辅助决策,这无疑又是他棋艺生涯中的又一次成长。
比赛进入最后一天,果然,这个娃又把悬念留到了最后。这一局尤为关键,关系到能否实现他的晋升“棋协大师”的目标。杨老师告诉熊晋这盘棋就是当冠亚军决赛来下,对手前面10盘棋未输一场是很强,但也要相信自己。最后一轮开赛了,我在场外焦急等待,心里默默为他加油,也在感叹孩子们的不易。没想到才一个多小时,熊晋脸上带着胜利的笑容就走了出来。他告诉我,这局棋在一个复杂的兑子中,对方算漏了,他很快抓住了机会。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最终,熊晋以11局8分的战绩,获得了U10男子组第14名,并成功晋升为“棋协大师”。能在来自全国的248名优秀棋手中突围,并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对他的预期。当他站在领奖台上,手里捧着奖状时,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这一刻,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得到了回报。感谢杨老师、吴老师和曲老师在比赛期间的关怀和实时指导。
静待花开
这次陪孩子参加“李成智杯”,我深刻体会到国际象棋不仅是一项智力运动,更是对孩子心态、毅力和抗压能力的全面考验。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身后默默支持,给予他鼓励和信心。
比赛结束后,熊晋对我说:“妈妈,接下来我要好好准备明年的李杯啦,下一个目标就是冲击‘运动员’称号啦!”我笑着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未来的路还很长,我相信,只要他保持这份热爱和坚持,就一定能在国际象棋的世界里越走越远!但是,孩子啊,我更想告诉你,让妈妈真正高兴和感动的,不是你获得怎样的称号和荣誉,而是那个全身心投入到热爱当中,通过持续努力收获奋斗后的甘甜,能不断浇灌自己,开心成长的少年!
Copyright © 2021-2026,www.chesspawn.com.cn,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 小兵国际象棋俱乐部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建议使用1366X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湘ICP备18000576号